電影酷卡明信片-F字部相簿中,放的全是英文片名F開頭的電影明信片,

包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賣座電影,例如:

Face off(變臉)、Fantastic Four(驚奇四超人系列)、Farewell My Concubine(霸王別姬)、

Fast and Furious(玩命關頭系列)、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Fight Club(鬥陣俱樂部)等等。

 

在F字部裡頭的電影,屬於A極評價的,當真是不勝枚舉,

小弟就略舉幾部做介紹。

 

(1994,Forrest Gump(阿甘正傳),個人心目中永遠排名第一的電影。)

 

光從當年囊括奧斯卡六項大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改編劇本、剪輯、視覺效果,

就可以看出Forrest Gump在影史上的地位。

 

Forrest Gump的成功不單單只表現在各大影展的獲獎,在CG特效氾濫於各類電影之前,

Forrest Gump全球6億7千萬的票房,甚至曾是全球票房排名前十大之一,

對一部以劇情而非特效為主的電影而言,能有如此的叫好又叫座的評價,在影史上實在是寥寥可數。

但Forrest Gump也並非一部完全不倚賴特效的電影,

事實上,全片運用到特效的部份相當多,不然也不會獲得當年的最佳視效。

 

然而,看過Forrest Gump的人,絕不會將它定位為一部以特效取勝的電影,

原因就在於,它具備了極動人的樸實劇情,以及表現近乎完美的演員製作班底。

阿甘大智若愚的天真性格,透過Tom Hanks(湯姆漢克斯)的精湛詮釋,

搭配各要角恰如其分的演出,以及編導在劇情上的巧妙安排,

早已令觀眾不知不覺的進入了阿甘的世界,

特效成了烘托全片的綠葉,而非紅花,這不正是特效最原始該有的價值嗎??

 

Forrest Gump最迷人之處就在於阿甘無邪的天性,

觀眾們就如片中的其他配角一樣,虛度著自以為是的人生,

直到見了阿甘的一生,才深切的了解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1997,Face off(變臉),第一款海報。)

 

(Face off(變臉),第二款海報。)

 

(Face off(變臉),第三款海報。)

 

和我年紀相仿的人,提到Face off,不知道的應該是少之又少,

就算當年沒上電影院看過,之後在第四台應該也看膩了。

 

Face off,可以說是導演John Woo(吳宇森)在好萊塢的代表作之一,

不但有John Travolta(約翰屈伏塔)、Nicolas Cage(尼卡拉斯凱吉)兩大男星共同加持,

吳氏特有的槍戰場面,加上緊湊的劇情、鮮明的角色個性,

都一一促使Face off成為”爆米花”動作電影的首選之一。

 

(2001,Fast and the Furious 1(玩命關頭 1)。)

 

一部好電影,不但能帶給觀眾十足的娛樂,更能瞬間捧紅演員,

Fast and the Furious 1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Fast and the Furious 1之前,

應該鮮少人認識Vin Diesel(馮迪索)、Paul Walker(保羅渥克)。

但Fast and the Furious 1之後,這兩位演員頓時躍升成好萊塢一線男星。

 

Fast and the Furious 1這類的街頭軋車片一向不吸引我,(道德認知作祟…。)

但Fast and the Furious 1中所營造出的速度感,老實說,實在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說聲讚,

各種款式的華麗車種、互有領先的競速過程、令人驚豔的飆車特技等等,

都再再提升了電影的可看性,加上劇中角色鮮明的個性,兩位主演的男星想不紅也難。

 

(2002,Fast and the Furious 2:2 Fast and 2 Furious(玩命關頭 2),第一款海報。)

 

(Fast and the Furious 2:2 Fast and 2 Furious(玩命關頭 2),第二款海報。)

 

近年來,好萊塢的賣座電影開拍續集幾乎已成了定律,

所以有2 Fast and 2 Furious也不足為奇。

但令人好奇的,反倒是第2集怎能拍的這麼…平庸…。

 

第2集中,唯一留著的演員僅剩Paul Walker,其餘角色皆是新進演員,

但他們顯然無法從這部續集片中獲得如同第1集”一夕爆紅”的好處。

平淡的劇情、了無新意的競速場面、主副不分的角色定位、為賣弄而賣弄的賽車女郎,

2 Fast and 2 Furious活像一部長篇型的B級電視影集…。

 

(2006,Fast and the Furious 3:Tokyo Drift(玩命關頭 3:東京甩尾)。)

 

一般來說,凡是續集片票房不佳,往往間接宣告了該系列已走到了盡頭,

所以Tokyo Drift的推出自然是跌破不少人眼鏡,再加上完全不同的故事背景、人物,

令我一度懷疑這部片是不是只是在利用Fast and the Furious的名號而已??

直到看過後,才知道其實不然。

 

Tokyo Drift可以說是Fast and the Furious 1的軋車升級版,

片中的競速場面、飆車特技比起第1集,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加上片尾”神秘人物”的出現,才使人明白為什麼要冠上Fast and the Furious的名號。

與其說Tokyo Drift是此系列的第3集,倒不如說是此系列的外傳,或許會更為貼切。

 

(2009,Fast and the Furious 4:Fast & Furious(玩命關頭 4),第一款海報。)

 

(Fast and the Furious 4:Fast & Furious(玩命關頭 4),第二款海報。)

 

事隔9年,Fast and the Furious原班人馬終於又再度聚在一起,

加上又是由Tokyo Drift導演執導,雙重利多的消息下,自然使人格外期待。

 

但影迷們,最怕的就是”真心換絕情”…,儘管9年的期待,又有多項有利消息的發佈,

仍無法掩蓋不符影迷期待的事實。

 

個人認為,Fast & Furious最大的敗筆在於CG特效的濫用,

儘管CG能創造出真實場景無法營造出的特效場面,

但卻也局限了運鏡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賽車競速的真實感,

原是全片重點的坑道賽車場面,因此降低成劣質”電玩遊戲”畫面。

 

 

MT

Recent Posts

這套收藏值多少?-Four Horsemen(四騎士)

經過這一兩年的努力,這堆龐雜的...

10 個月 ago

三箱好物來為暑假收心

暑假就快到尾聲了,用什麼收心好...

11 個月 ago

電影模型:X-Rex Plague-Swarm(異形暴龍 瘟疫變體)

本款實在不知道該歸在哪類文章裡...

12 個月 ago

電影模型:Blue Beetle(藍甲蟲)

本款最令人驚豔之處莫過於可動性...

12 個月 ago